在二战风云2的后期阶段,兵种搭配的核心在于平衡攻防能力与资源效率,同时需根据战场形势灵活调整。重型坦克、精英步兵和远程火炮是后期陆军阵容的三大支柱,三者协同可形成坚实的推进体系。重型坦克如虎式或鼠式承担前排抗伤与火力压制,精英步兵负责巩固防线并应对敌方突击单位,而榴弹炮或自行火炮则提供远程火力支援。需注意炮兵单位射程虽远但依赖视野,必须搭配侦察车或摩托化步兵开图以确保输出效率。
攻城战中需优先保护攻城车,其站位应保持120距离以避免被炮塔锁定。防御战则需利用地形掩护炮兵,森林能提升其攻击力但需警惕敌方绕后。遭遇战的关键是快速歼灭敌方有生力量,建议以坦克牵制、摩托化步兵突袭后排炮兵。后期资源分配需向核心兵种倾斜,例如优先升级虎式坦克而非分散培养中坦,同时保留一队步兵用于占领建筑,避免过度依赖伞兵空降导致策略点不足。
空军在后期的作用不容忽视,尤其是轰炸机对敌方建筑和密集部队的打击能力。但需注意制空权争夺,战斗机应优先保护己方领空。海军若涉及跨海作战,战列舰与潜艇的组合可有效封锁航线,但需根据地图特性调整投入。特殊兵种如火箭炮部队(喀秋莎)对车辆单位有显著克制效果,但需避免与反叛军对射导致战损过高,其仇恨机制决定了更适合在安全距离输出。
后勤与联盟合作是后期持久战的基础。稳定的资源供应链确保兵力持续补充,而联盟成员间的兵种互补能弥补单一国家的短板。例如德国装甲部队可与苏联炮兵形成高低搭配,美国空降兵则适合快速占领战略要地。胜利取决于对敌方阵容的针对性克制与己方战术执行的严谨性,而非单纯依赖单一强力兵种。